找到相关内容758篇,用时3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儒学的分化与异化

    的到了崩溃的边缘?东方文明看中华文化,中华文化看儒家学说。作为一种文明的思想代表,儒学是否仍具有生命力,是否仍能再生与发展,关键是看孔子思想是否仍具思想价值与现实意义。   一   “五四”运动喊出了“打倒孔家店”的时代呼声,是对统治了中国人思想二千多年的儒学的历史总清算,其锋芒直刺扼杀人性、窒息社会活力、阻碍社会革新发展的封建“礼”教。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健将鲁迅直斥封建礼教“吃人”。   ...

    钟鸣

    |儒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9/1840101424.html
  •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的多元化

    的虎虎生气。而且认为,他们之信任历史一元论和拒斥多元论,是理性思考的结果,也非全无理论的意义。  问题是,今天毕竟已经不是五四时代。二十世纪的历史是一页全球性的历史。这页历史教给我们许多东西,其中最...近代中国为例,从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,经戊戌、辛亥的变革国体政体,到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,前後半个多世纪的时间,集众人的智慧,仅仅弄清楚了文化之作为文化,原来竟有三层结构,即仅仅弄清楚了文化的现象形态。...

    庞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1641879.html
  • 泛谈现今佛学研究的三个趋势

    自20世纪70年代末,汉语思想界又一次经历了与“五四运动”类同的文化启蒙。“四五”运动的最初动机是想促使政治话语的霸权解体,而随着意识形态的剧烈变化,紧跟着的是西风东渐、全面开放、市场经济等等各个方面不可逆转的改革。与此同时,华夏大地上自“五四”以来逐渐消隐、“四五”之前几乎万劫不复的种种“传统文化”悄然热了起来,刹时间万川竞流,鱼龙俱起,一发而不可收。作为东汉以来汉地民间信仰主体的佛教,其表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3344464.html
  • 阿底峡尊者——西藏佛教后弘期的奠基者

    上座阿底峡,住藏十三年(一O四二~一O五四年),前后在阿里、卫、藏大弘佛法,破斥邪论,为此后藏传佛教的流布奠立了良好而深厚的基础,尤其是在显密的次第及经论的研习上。当时西藏诸法师曾向绛曲沃询及来到阿里的...阿底峡尊者(西元九八二~一O五四年)出生,为东印度孟加拉地区一小王国的王子,王国在超戒寺的南方,父母都是虔诚的佛教徒。在他一岁半时,父母还曾携他共同前往超戒寺献供。在王室教育体制下,三岁时,他已学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2152007.html
  • 论翻译文学对现代汉语的影响

    文学促使现代汉语“欧化”,使汉语摆脱了古旧文言的束缚,大大提高了语言“生产力”;同时,促进现代汉语走出“大众语”和方言的局限,最终形成规范化的现代白话文。正如李陀先生所指出的那样:“由于‘五四’之前‘...团体春柳社,一九零七年在日本演出的最成功剧目《黑奴吁天录》,就是根据林纾所译美国作家斯脱夫人的小说《汤姆叔叔的小屋》改编而成的。此后逐渐形成了“五四”以前中国新兴戏剧运动。由此可见,我国现代文学艺术形式...

    骆贤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61954596.html
  • 21世纪佛教的使命

    五四运动",即:   四安:安身、安心、安家、安业;   安身──在于生活的勤劳俭朴。   安心──在于生活的少欲知足。   安家──在于家庭中的相爱和相助。   安业──在于身口意的清净和精进。  ...严法师指出:多年来法鼓山在心灵建设方面,展开一连串的实践活动,每一种都负有净化人心的教育功能,整合起来即为、"心?五四运动",其内容包含四安、四要、四它、四感、四福,配合法鼓山的大普化、大关怀、大学院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62055274.html
  • 面对“悲欣”总茫然

    下文的意思不符。一个“昏波”的“昏”字,已是明显的贬义。但这位学者还是宁可牺牲上下文的通顺,也要将“爱”字释为褒义。我们现在的知识分子大抵是在“五四”后的文化语境中成长起来的,一看到“爱”字,便本能地...病根归罪于传统文化。从清政府在“维新派”影响下公布“废庙兴学令”开始,宗教和宗教文化便渐渐成了“迷信”和“落后”的代名词。“五四”的狂飙在冲击中国封建制度的同时,也强烈地摇撼了中国古老文明的社会基础。“...

    田 青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13557970.html
  • 简评王广西《佛学与中国近代诗坛》

    五四时期新诗的关系。与一般近代文学断自1840年迄于五四时期不同,该书的论述上限推至1800年左右。按严迪昌先生《近代词钞》一著,于选词上限,推至道光十一年(1831),不过严先生对此作了详细的分析...1800年为上限,却不说明理由,这一点是不合乎学术规范的。   《佛学与中国近代诗坛》一书共分四编,分别考察了《近代佛教与近代佛学》《佛学与俗界诗人》《僧人之诗》《“五四”大潮中诗坛的变化》四个专题。这...

    徐晋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03059167.html
  • 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?

    》、《四书》,就成了中国传统社会识字的人必读的基本经典。   所以五四时期有过“尊孔读经”和反对“尊孔读经”的争论。孔子作为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哲人,他是大思想家、大教育家,他的学术地位本来是无可怀疑的。但由于自汉代以后孔学成为历代统治者的官方哲学,孔子头上的帽子越堆越高,“文宣王”、“大成至圣先师”等头衔多得不可胜数,其人格和学说难免被神化、填加乃至扭曲。五四前辈痛恨传统的封建制度,为了国家...

    刘梦溪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53088643.html
  • 少儿读经与文化传承

    之后学习、工作、待人接物中自然运用出来。”   近代的“五四”运动对国人进行了民主与科学的启蒙,那次启蒙运动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。但是,“五四”运动把中华文化经典完全解构了,其结果是中华文化经典在教育和日常生活中消亡了,我们现在的大学生、研究生大多知道西方文化而不知道中国文化了。“五四”运动对中华文化而言,有破而无立,现在我们主张全民读经,尤其是青少年儿童读经,就是又一种启蒙运动开始了。这一启蒙是...

    郭齐家

    |儿童读经|读经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1/221135722.html